本文共 128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在介绍了基本的SCOM安装以及管理包的作用以及实现后,感觉缺少一些基本知识概念的介绍,好像地基没有打稳的感觉,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基本的概念,以及平时运维工作中遇到这些概念或者警报出现的原理以及基本的处理方法。
常说的四大金刚,即在警报方面的四个主要的概念:发现(Discover):在SCOM中又叫“对象发现”,他是来自管理包中,导入管理包后,就有这些发现规则,能够用来发现对象,进行监控。例如:导入Windows管理包,就会有针对Windows系统的一些对象的发现规则,用来监控。总之,发现就是用来发现监控对象的。规则(Rule):在导入管理包之后,SCOM会自动的加载一些规则到相对应的对象中去。同样规则也可以自定义,但是要求比较高,慎用。有些情况下,SCOM上没有性能数据,这可能是规则的问题,比如数据库中的数据没有同步,数据阻塞等。监视器(Monitor):在发现对象之后,有一个监控逻辑,其中就有监视器。警报的来源之一就是监视器,在每一个对象的右键,“运行状况资源管理器”就有监视器的监控信息。(监视器可以自定义,但是自定义的要求比较高,慎用。)也可以在“创作”的“管理包对象”中,看到监视器,里面有各种监视器。警报(Alert):就是常见的活动警报(全局的警报信息),以及对象中会出现一些警报,就是一些红叉的出现。对象中的警报可以在“警报视图”中。出现警报的原因:管理服务器会推送相对应的监视器以及规则到对象计算机上,然后在对象计算机上加载监视器及规则。对象计算机,超过了定义的规则或监视器的阈值,则会出现警报。还有一种原因,实在发现以及创建对象的时候也会产生警报。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9446041/2097399